File:NLC416-10jh004280-51738 文學概論.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 (825 × 1,175 pixels, file size: 7.02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175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文學概論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倫達如著作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文學概論
Publisher
廣東高等師範學校貿易部[發行者]
Description

分兩編,共7章。上編「文學總論」,介紹文學、藝術的基本理論;下編「文學各論」,介紹詩歌、雜文等文體

目錄
上編 文學總論
第一章 藝術
藝術之名稱
藝術之意義
藝術之目的
目的到達之手叚
藝術之分類
巴爾拉蠻氏藝術之區分
第二章 藝術之組成
受納性
產出性
產出性與想象之關係
模仿
選擇
模仿與選擇之比較
總合
想化
積極的想化與消極想化
想化之標準
創作
藝術家之理想境
東洋藝術與希臘藝術
感興之到來
受胎
製作與接合之差異
推敲
製作之完成與美的價值
第三章 文學之解說
第一節 文學之意義
文學之名稱
文學之意義
我國之文學解
波拉克之定義
亞尼利地之定義
垤愛的孫之文學解
垤昆斯埃之文學觀
文學之特質
第二節 文學之特質
文學之目的
教訓的文學
文學之職分
與以快感即文學之目的
文學系一般的
表現之技巧
文體及人格
感情之描寫
文學之精髓的性質
知的文與情的文之差異
關於文學學的事柄
文學之不朽
第三節 文學之要素
文學之要素
思想
真善美
美的思想
理想的美
文體
形式的兩分
美的形式
第四節 描寫
描寫
映象與印象
描寫與文體之關係
描寫之態度
理想主義
寫實主義
兩主義之比較
寫實理想主義
第五節 文學與科學之關係
文學與藝術之關係
文學科學之關係圖解
圖表之說明
美學
論理學與文法
修辭學與美文學
心理與病理學
社會學與政治學
倫理學
他的科學
第六節 文學之分類
文學之分類
文學分類圖表
純文學
雜文學
律文詩之分類
下編 文學各論
第四章 詩
第一節 詩之意義
詩之名稱
我國之詩解
日本學者詩之意義
西洋學者詩之定義
第三節 詩想論
詩想
主想與從想
主要的元素與補助的元素
感情
情緒
愛情與同情
情操
美的情操
美的情操之要素
想象
能動的想象與被動的想象
理想與空想
記憶作用
美與理想之結晶體
詩想之解剖
第二節 詩形論
詩形
言語
言語系表章的使用
反對符號派之說
言語之排列
詩形之二分
第四節 律格論
律格
律格與詞藻之區別
律格之根底
律格起原說
律格之原則
律格之分類
沒韻律語與我國之古詩

日本之短歌量
我國詩之平仄
抑揚
英詩
頭韻

英詩之韻
我國之詩韻
散文詩之律格
好調
好調之原素
好調之例
律格之定形
定形之成立

步之種類
單音步
二音步
三音步

列之種類
偶之說明
二句之偶
三句之偶
節及解
詩形之多樣
第五節 詩之分類
詩之範圍
詩之形式及分類
讀式詩與吟式詩
主觀詩
主觀詩之起原
主觀詩之特質
主觀詩之分類
客觀詩
客觀詩之起原
客觀詩的二面
客觀詩的之特質
客觀詩之分類
敘事詩之要素
主客觀詩
主客觀詩之起源
主客觀詩之特質
主客觀詩之分類
第五章 吟式詩
第一節 敘事詩
敘事詩之發生
神話
創世紀
敘事詩之變遷
第一項 敘事的敘事詩
敘事的敘事詩
其特質
材料
描寫
推移
第二項 抒情的敘事詩
抒情的敘事詩
抒情的與敘事的之差異
動因
寫像
推移
實質
傾向
抒情的敘事之例
區別之困難
第三項 敘景詩
敘景詩
敘景詩之隸屬
純正的敘景詩
敘景詩之特質
第四項 敘事詩之種類
種別的分類
英雄詩
律語體之記傳
打譂譚
有情滑稽
宗教詩
讚歌
牧歌
物語
譂詞
比喻詩
第二節 抒情詩
抒情詩之發生
抒情詩
溫支斯地之抒情詩觀
抒情詩之變遷
第一項 敘事的抒情詩
敘事的抒情詩與抒情的敘事詩之差異
特質
第二項 抒情的抒情詩
抒情的抒情詩與他之抒情詩之差異
特質
分類
觸興詩
即興詩
觸興詩之長短
感境詩
情緒
利己的情緒
社會的情緒
瞑想詩
瞑想詩之內容
其特殊的影象
與哲學之差異
第三項 劇詩的抒情詩
劇詩的抒情詩
其特質
與劇詩之差異
獨語的與對話的
第四項 抒情詩之種別
抒情詩之種別
讚歌
頌歌
國歌
軍歌
軍歌之特質及目的
軍歌之調曲
四季歌
俚謠
戀歌
懷古詩
賀詩
哀詩
悲歌
輓歌
離歌
沈思詩
沈思詩之特質
混詩及狂詩
我國文選詩之分類
我國之特別的詩形
我國之詞
劇詩
元曲選之序
第三節 劇詩
第一項 演劇
演劇
劇之要素
劇之發展
希臘劇
希臘之三大劇詩家
希臘劇之性質
其衰滅
神秘劇
奇蹟劇
傳奇劇
道德劇
近世劇
純劇
樂劇之發展
印度劇
我國劇之起原及發展
西廂記
琵琶記
前清之劇
西洋文學家翻譯我國的劇曲
劇之成立
劇之要素
音樂
音樂之使用有二面
戲場景
哀情與戲曲
演技
表情術
表情術之分類


踴之三種

白之種類
齊唱

唱的音樂
劇之分類
科白劇
樂劇
俄比拉得
准樂劇
我國戲劇之成立
第二項 劇詩
劇詩
劇詩之內容
小天地想
劇詩之形式
哈格拉之劇詩解
溫支斯地
劇詩之三階段
劇詩與敘事詩之差異



三統
行為之統一
時間之統一
場所之統一
劇詩之結構
幕數
大序
葛藤
大團圓
葛藤的決解
西洋劇之幕數
我國劇之出頭正本
第三項 劇詩之分類
劇詩之分類
歷史的分類
抒情的劇詩
敘事的劇詩
史劇
劇詩的劇詩
愛支拉之劇曲的比較
美的分類
悲劇與喜劇
新分類法
和解曲
和解英之特質
與悲壯曲之比較
悲壯曲
超絕的葛藤
悲壯劇之主人公
悲壯之面目
滑稽曲
與悲劇之差
舉例
我國明妃怨劇本
豆娥冤劇本
有情滑稽曲
有情滑稽
舉例
我國殺狗勸夫劇本
鴛鴦被劇本
第六章 讀式詩
第一節 敘事文
敘事文
與敘情詩之差
敘事文之文體
敘事文之種類
第二節 抒情文
抒情文
與抒情詩之差異
與敘事文之差異
歷史的觀察
抒情文之內容
第三節 小說
第一項 小說
小說之名稱
小說之意義
書賓兀亞之小說觀
奴華拉森之小說觀
淨化的理想人生
非實在
不可見的物
小說之文體
與詩之比較
領解、吟誦、朗讀、讀解
散文之制約
五條件
第二項 小說之樣式
小說之文體
表現之形式
四種的樣式
日記式
日記式之利弊
書簡式
對話的
自敘式
特色
心理小說
他敘式
樣式之適合
第三項 作家之主義
主義
理想主義與寫實主義
寫實理想主義
理想小說
寫實小說
寫實理想小說
主義態度與作家之關係
自然主義
尚古主義、傳奇主義
勸懲主義
作家之傾向
主觀、客觀
主客觀
第四項 小說之分類
小說之分類
單禪復禪
目的小說
美的分類
歷史的分類
敘事的小說
抒情的小說
小說的小說
量的分類
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
小話
種別的分類
目的小說之傾向
家庭小說與戀愛小說
第七章 雜文學
雜文學
分類
雜文學之內容
敘記文
文章之分類
敘事俟話說明
舉例
評論文
舉例
水論
雜文學之外形
文章之制約
構想與文體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10[1921]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文學理論
中圖分類
InfoField
I0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58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0:30, 22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0:30, 22 April 2023825 × 1,175, 175 pages (7.02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文學概論 (1/1) by 倫達如著作 (batch task; nlc:data_416,10jh004280,51738; 民國圖書-PD2022.2; 文學概論)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