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6347-78768 元氏長慶集.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 (627 × 906 pixels, file size: 9.65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07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Yuan Zhen: 元氏長慶集  wikidata:Q97500069 reasonator:Q97500069  Add properties to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唐〕元稹撰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元氏長慶集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Object type written work Edit this at Wikidata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卷
古詩
思歸樂
春鳩
春蟬
兔絲
古社
松樹
芳樹
桐花
雉媒
箭鏃
大嘴烏
賽神
分水嶺
四皓廟
第二卷 
古詩
青雲驛
陽城驛
苦雨
種竹
和樂天贈樊著作
和樂天感鶴
諭寶
說劍
書異
和樂天折劍頭
第三卷
古詩
松鶴
競渡
寺院新竹
酬別致用
竹部
賽神
競舟
茅舍
後湖
八駿圖
畫松
遣興
野節鞭
第四卷
古詩
旱災自咎
蟲豸並序
巴蛇
蛒蜂
蜘蛛
蟻子
蟆子
浮塵子

楚歌
襄陽道
賦得魚登龍門
貞元歷
塞馬
鹿角鎮
感事
翰林東閣前小松
第五卷
古詩
清都夜境
春晚寄楊十二
永壽寺看牡丹
春余遣興
憶雲之
別李三
秋夕遠懷
東西道
分流水
西還
含風夕
秋堂夕
酬樂天
楊子華畫
西州院
台中鞫獄憶舊事
韋氏館泛舟
劉氏館集隱客
寄隱客
投吳端公崔院長
第六卷
古詩
寄吳士矩
宿層峰館寄樂天
酬樂天書懷
酬樂天登樂遊園
酬樂天早夏
酬樂天勸醉
和樂天初授戶曹
和樂天贈吳丹
和樂天秋題曲江
和樂天月夜作
和樂天秋題牡丹
春月
月臨花
紅芍藥
送王十一南行
三嘆
遣晝
冬夜懷李侍御
西齋小松
周先生
第七卷
古詩
遣春
表夏
解秋
遣病
玉泉道中作

續遣病
感夢
和李相公慈竹
第八卷
古詩
酬李相公
酬獨孤二十六送歸通州
酬劉猛見送
酬樂天江州見寄
郵竹
落月
高荷
夜池
酬楊司業見寄
代杭民作一朝使君去
長慶曆
順宗輓歌詞
憲宗輓歌詞
恭王太妃輓詞
哭呂衡州
僧如展
遠安寺水亭
寒食日示侄
別孫村老人
劉家花
褒城驛
和樂天夢亡友
酬樂天見憶
與樂天同葬杓直
第九卷
傷憶詩
夜閒
感小株夜合
醉醒
追昔游
空屋題
初寒夜寄盧子蒙
謝子蒙見諭
諭子蒙
遣悲懷
旅眠
除夜
感夢
合衣寢
竹簟
聽彈烏夜啼
夢井
江陵三夢
張舊蚊幬
獨夜
六年春遣懷
答友封
夢成之
哭小女降真
哭女樊
又哭女樊
哭子
感逝
妻滿月日相唁
第十卷
律詩
代曲江老人
開元觀酬吳侍御
春期白二十二不至
黃明府詩
酬白學士
第十一卷
律詩
紀懷贈李戶曹
答胡靈之五十韻
酬許康佐
送人之嶺南
酬段丞
酬竇校書
泛江玩月
病聞幕中征樂
酬友封話舊
送王協律游杭越
送馬侍御回
第十二卷
律詩
酬盧秘書
戲贈韓舍人
和權相公行次臨闕
酬樂天東南韻
和樂天送客
獻滎陽公
第十三卷
律詩
酬樂天江樓夜吟
酬樂天待漏入閣
酬樂天游西湖
江邊


神麴酒
感石榴
度門寺
大雲寺
和友封題開善寺
第十四卷
律詩
牡丹
象人
松石
春雪映早梅
玉卮無當
數蓂
雨後花
早歸
晚秋
送林復夢辟
憶楊十二
夜合
新竹
秋相望
春病
山竹杖
悟禪
東台去
戴光弓
劉頗詩
夜飲
褒城驛

欲曙
寄胡靈之
夜雨
酬李六醉後
歸田
緣路
誚盧戡
遣春
歲日
臨湘樓
晚宴湘亭
酒醒
第十五卷
律詩
獨游
洞庭湖
雪天
贈熊士登
別熊判官
十上寄樂天
夏陽亭
日高睡
輞川
天壇歸
雨後
晴日
直台
行宮
醉行
指巡胡
飲新酒
香球
景申秋
遣行
生春
嘉陵水
漫天嶺
百牢關
酬王全素
寄先榮陽公
酬樂天寄蘄簟
酬李浙西
酬周從事
代杭民答樂天
第十六卷
律詩
杏園
菊花
寄哥舒少府
幽樓
清都春霽
華岳寺
天壇上境
尋西明寺僧
春遊
晚春
先醉
獨醉
宿醉
懼醉
羨醉
憶醉
病醉
擬醉
勸醉
任醉
同醉
狂醉
伴僧行
古寺
定僧
觀心處
智度師
牡丹
憶楊十二
送復夢赴韋令幕
送劉太白
華獄寺望山
野狐泉柳林
酬胡三問牡丹
酬樂天秋興
第十七卷
律詩
雪後宿同軌店
贈韋氏兄弟
永貞二年赦
大隱洞
贈李十二
題李十一居壁
靖安窮居
贈樂天
駱口驛
清明日
亞枝紅
梁州夢
南秦雪
江樓月
慚問囚
江上行
漢江笛
郵亭月
嘉陵驛
百牢關
江花落
嘉陵江
西縣驛
望喜驛
好時節
夜深行
望驛台
贈咸陽少府
贈呂校書
封書
李着作花園
燈影
江陵途中寄樂天
渡漢江
哀病驄
送崔侍御
酬樂天玩月
酬樂天寄通中散
第十八卷
律詩
陪諸公游通德湖
送友封
放言
酬劉二十八贈石枕
和嚴司空重陽日
送王十一游剡中
重送友封
送致用
靜勝寺
書樂天紙
酬孝甫
和樂天招蔚章
折花贈行
寄劉頗
過王十一館
送孫勝
游三寺
遠望
尋李校書
襄陽樓
游碧澗寺
和竇容州
盧頭陀
醉別
第十九卷
律詩
宴望岳樓
岳陽樓
寄庾敬休
花栽
宿石磯
遭風
贈崔元儒
嚴澗宅
送杜元穎
病馬寄李尚書
李中丞
盧評事
張校書
韋兵曹
贈童子郎
桐孫詩
西歸絕句
留呈夢得
小碎
和樂天高相宅
仇家酒
贈雲寂
灃西別樂天
寄寂上人
題智師蘭若
蒼溪縣
贈吳渠州
夢李紳
第二十卷
律詩
新政縣
南昌灘
見樂天詩
夜坐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歲日贈拒非
送盧戡
雨聲
離筵作
嘉陵水
閬州開元
寄書樂天
得樂天書
又寄樂天
酬知退
通州
酬樂天書後
相憶淚
喜李十一到
與李十一夜飲
贈李十一
寒食日
三兄遺白角中
別李十一
酬樂天醉別
酬樂天雨後
和樂天過秘閣
贈楊秘書
王家亭子
酬樂天見夢
琵琶
春詞
第二十一卷
律詩
酬樂天春見寄
酬樂天武關南
酬樂天舟泊夜
酬樂天見寄
酬樂天得稹所寄
和樂天尋郭道士
酬樂天寄生衣
酬樂天得之詩
酬樂天見賀
酬樂天嘆窮愁
酬樂天三月三日
酬樂天嘆損傷
瘴塞
紅荊
黃草峽聽琴
書劍
內狀詩
別毅郎
自責
送公度
喜五兄至
杏花
詠春風
贈別楊巨源
寄樂天
聽妻彈別鶴操
和王侍郎發榜後
第二十二卷
律詩
酬樂天喜鄰郡
再酬
贈樂天
重贈
西陵晚眺
以州宅夸樂天
重夸州宅暮景色
酬樂天
寄樂天
戲贈樂天
重酬樂天
再酬復言
整比舊詩寄樂天
酬樂天餘思
寄樂天
酬樂天雪中
和樂天早春
酬齋感懷
代郡齋神答樂天
酬樂天寄別
和樂天東樓
餘杭周從事
寄浙西李大夫
初除浙東
為樂天勘詩
長慶曆尾
第二十三卷
樂府
樂府古題序
夢上天
冬白紵
將進酒
採珠行
董逃行
憶遠曲
夫遠征
織婦詞
田家詞
俠客行
君莫非
田野狐兔行
當來日大難行
人道短
苦樂相倚曲
出門行
捉捕歌
古築城曲
估客樂
第二十四卷
樂府
連昌宮詞
望雲騅馬歌
上陽白髮人
華原磬
五弦彈
西涼伎
法曲
馴犀
立部伎
驃國樂
胡旋女
蠻子朝
縛戎人
陰山道
第二十五卷
樂府
有鳥
有酒
華之巫
廟之神
第二十六卷
樂府
村花晚
紫躑躅
山枇杷
樹上烏
琵琶歌
小胡笳
去杭州
南家桃
志堅師
答子蒙
辛夷花
廳前柏
夜別筵
三泉驛
河滿子
丁溪館
望海亭
第二十七卷

樂為御
善歌如貫珠
鎮圭
觀兵部馬射
郊天日五色祥雲
第二十八卷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
第二十九卷

論教本書
與史館韓侍郎書
第三十卷

敘詩寄樂天書
誨侄等書
第三十一卷

代諭淮西書
上門下裴相公書
第三十二卷
表奏
敘奏
獻事表
第三十三卷

論追制表
論討賊表
論西戎表
同州刺史謝表
賀誅李表
第三十四卷

賀聖體平復御紫宸殿受朝賀表
代李中丞謝官表
為嚴司空謝招討使表
賀誅吳元濟表
為蕭相公讓官表
為蕭相謝追贈祖父祖妣亡父表

遷廟議狀
錢貨議狀
兩省供奉官諫狀
駕幸溫湯狀
第三十五卷

辨日旁瑞氣狀
謝准朱書撰田弘正碑文狀
謝賜告身衣服並馬狀
謝賜設狀
謝御札狀
進田弘正碑文狀
進詩狀
進西北邊圖經狀
進西北邊圖狀
進雙雞等狀
第三十六卷

進馬狀
為蕭相謝告身狀
為令狐相國謝賜金石凌紅雪狀
為蕭相國謝太夫人國號告身狀
為令狐相國謝回一子官與弟狀
賀降誕日德音狀
中書省議賦稅及鑄錢狀
中書省議舉縣令狀
第三十七卷

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
彈奏山南西道兩稅外草狀
第三十八卷

論浙西觀察使封杖決殺縣令狀
論轉牒事狀
為河南府百姓訴車狀
同州奏均田狀
第三十九卷

論當州朝邑等三縣代納夏陽韓城兩縣率錢狀
浙東論罷進海味狀
第四十卷
制誥
制誥序
冊文武孝德皇帝赦文
處分幽州德音
戒勵風俗德音
第四十一卷
制誥
招討鎮州制
批宰臣請上尊號第二表
批宰臣請上尊號第三表
批宰臣請上尊號第四表
批劉悟謝上表
批王播謝官表
幽州平高台廟祝文
秋分日祭百神文
第四十二卷
制誥
授王播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使職如故制
加裴度幽鎮兩道招撫使制
加裴度鎮州四面招討使制
授劉總守司徒兼侍中制
許劉總出家制
加烏重允檢校司徒制
第四十三卷
制誥
授李願檢校司空宣武軍節度使制
授劉悟檢校司空幽州節度使制
授劉悟昭義軍節度使制
加陳楚檢校左僕射制
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制
授田布魏博節度等使制
第四十四卷
制誥
授楊元卿涇原節度使制
授牛元翼深冀等州節度使制
授牛元翼成德軍節度使制
授韓皋吏部尚書制
授趙宗儒太常卿制
授韓皋尚書左僕射制
授李絳檢校右僕射兼兵部尚書制
第四十五卷
制誥
授王播刑部尚書諸道鹽鐵轉運等使制
授杜元穎戶部侍郎依前翰林學士
沈傳師授中書舍人
崔棱授尚書戶部侍郎
裴向授左散騎常侍
崔郾授諫議大夫
白居易授主客郎中知制誥
李拭授宗正卿
裴武授司農卿
第四十五卷
制誥
盧士玫權知京兆尹
劉士涇授太僕卿
裴堪授工部尚書致仕
於季友授右羽林將軍
邵同授太府少卿充蕃使
元宗簡授京兆少尹
劉師老授右司郎中
楊嗣復授兵部郎中
鄭涵授尚書考功郎中
高允恭授戶部郎中判度支案
高允恭授侍御史知雜事
柏耆授兵部員外郎
第四十七卷
制誥
高釴授起居郎
班肅授尚書司封員外郎
獨孤朗授尚書都官員外郎
范季睦授尚書倉部員外郎
楊汝士授右補闕
唐慶授萬年縣令
裴注授侍御史
李珝授監察御史
王永太常博士
李從易宗正寺丞
盧均等通事舍人
顏峴右贊善大夫
荊浦左清道率府率
第四十八卷
制誥
崔宏禮鄭州刺史
元佑洋州刺史
袁重光雅州刺史
齊焽饒州刺史
元藇杭州刺史
韓察明州刺史
韋行立處州刺史
王進岌冀州刺史
論倚忻州刺史
王元琬銀州刺史
陳諫循州刺史
萬憬皓端州刺史
趙真長戶部郎中兼侍御史
王沂河南府永寧縣
吉盿京兆府渭南縣令
裴溫等兼監察御史里行充清海軍節度參謀
韓克從太子通事舍人
崔方實試太子詹事
李歸仙鎮州右司馬
齊煦華州定縣令
韋珩京兆府美原縣令
裴誗等充河南節度判官
蔡少卿兼監察御史
李立則檢校虞部員外郎知鹽鐵東都留後
常亮元等權知橋陵台令
杜載監察御史
崔蔇都官員外郎兼侍御史
第四十九卷
制誥
范傳式可河南府壽安縣令
王炅兼侍御史
高端吳周長史
李昆滑州司馬
劉頗河中府河西縣令
王迪貶永州司馬
王悅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備身
崔適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備身
姚文壽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
徐智岌右監門衛將軍
邵常政內侍省內謁者監
宋常春內仆局令
青州道渤海授金吾將軍等放還蕃
青州道渤海等授諸衛將軍放還蕃
令狐楚等加階
蕭俛等加勛
蕭俛等加封爵
李逢吉等加階
李光顏加階
王仲舒等加階
郭釗等轉勛
武儒衡等加階
崔元略等加階
故證授定遠將軍
諸使收淄青敘錄將士等授官爵勛
劍南西川節度使下將士敘勛
鄭氏封才人
七女封公主
王承宗母吳氏封齊國太夫人
第五十卷
制誥
李訴妻韋氏封魏國夫人
贈田弘正父庭玠等
烏重允父承牝等
韓愈父仲卿贈史部侍郎
韋審規父漸贈宮
田弘正母鄭氏追贈
孔戣母韋氏追封
李逢吉母王氏追封
李遜母崔氏追封博陵郡太君
王潛母齊國大長公主追封
王璠母李氏追封
鄭餘慶贈太保
王承宗贈侍中
裴行立贈左散騎常侍
陳憲忠贈衡州刺史
贈衛弘本等
贈於頔諡
追封宋若華
入朝奚大首領梅落悟孤等二十五人授官階
入朝契丹首領達於只枕等二十九人果毅別將
劉惠通授謁者監
第五十一卷

白氏長慶集序

永福寺石壁法華經記
翰林承旨學士記
第五十二卷

沂國公魏博德政碑
唐故開府儀同三司南陽郡張公碑文
第五十三卷

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河東薛神道碑
墓誌
故中書令贈太尉沂國公墓志銘
唐故京兆府盩屋縣尉元君墓志銘
第五十四卷
墓誌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
唐故中大夫贈工部尚書李公墓志銘
第五十五卷
墓誌
唐故福建等州觀察處置等使贈左散騎常侍裴公墓志銘
行狀
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贈太保鄭國公嚴公行狀
第五十六卷
墓誌
唐故萬州刺史劉君墓志銘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子美墓系銘
第五十七卷
墓誌
唐故朝議郎侍御史河陰留後元君墓志銘
唐故建州浦城縣尉元君墓志銘
第五十八卷
墓誌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
唐左千牛韋佩母段氏墓志銘
葬安氏志
第五十九卷
告贈文
告贈皇考右散騎常侍皇妣滎陽郡太君鄭氏文
告贈皇祖尚書兵部員外郎祖妣晉昌縣太君唐氏

告祀曾祖岐州參軍府君文
告畲三陽神文
告畲竹山神文
報三陽神文
祈雨九龍神文
報雨九龍神文
第六十卷
祭文
祭淮瀆文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
祭亡妻韋氏文
祭亡友文
元氏長慶集目錄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5[193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Z121/ZYJ/(162)
主題
InfoField
古籍 古典文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Z121.6 I214.22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03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5:00, 21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5:00, 21 April 2023627 × 906, 207 pages (9.65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元氏長慶集 (1/1) by (唐)元稹撰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6347,78768; 民國圖書-PD2022.1; 元氏長慶集)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