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3851-12133 公共意見與平民政治.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 (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25.4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19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公共意見與平民政治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美〕羅偉爾(A.L.Lowell)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公共意見與平民政治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分4部,共19章。論述公共意見(即民意)的性質和運用,政黨的機能及弊端,表達民意的方法等;並介紹英、美等國家發揮民意的機構和措施。附錄:1.瑞士的複決和創製的結果;2.美國的複決和創製的結果

目錄
第一部 公共意見的性質
第一章 公共意見必須是公共的
一 多數人的意見未必是公共的
二 「全體一致」不是必要的
三 盧騷的總意
四 公共意見與全體同意
五 同意與強力
六 意見的數量和烈度
七 結論
第二章 公共意見必須是意見
八 意見只有一部分是純理的
九 從他人採取的意見可以是真正的意見
十 假若意見是信仰者哲理的主要成文
十一 意見必須包括一己對於事實的判斷
十二 辨別公共意見真正論題的重要
十三 意見與欲望
第三章 公共意見必要的情境
十四 利益調和主義
十五 種族感情的發達
十六 政治上無法調和的人
十七 人口的純一是公共意見的條件
十八 另一個條件是表示異議的自由
第四章 能夠運用公共意見的問題
十九 由「公共意見必須是公共的」加在這一類問題之上的限制
二十 成文憲法的利益
二十一 由意見的性質加在這一類問題之上的限制
二十二 事實的知識越過越難
二十三 例證
二十四 很難預言將來能否造成公共意見
第二部 政黨的機能
第五章 廣告及經紀事業
二十五 近世生活的易動性
二十六 廣告時代
二十七 經紀人時代
二十八 政客與經紀人相同
二十九 政黨是實行經紀事業的工具
三十 政黨使投票人能夠成群的行動
三十一 政黨製造爭點給與平民決定
第六章 爭點的淆亂
三十二 決定選舉的動機常是暗昧的
三十三 但是假若沒有政黨糾紛就較少些
三十四 英國人民的判斷多是對於政策的美國人民的判斷多是對於人的
三十五 歐洲大陸的多黨林立
三十六 兩黨對立是政治成熟的結果
第七章 公共意見的偽造
三十七 政黨引起偏心
三十八 政黨產出不自然的區分
三十九 人民只能說「贊成」或「反對」
四十 溫和分子的勢力
四十一 極端分子的勢力
四十二 政黨阻止平民幻想枉屈意見
四十三 政黨是專制政治的障礙物
第八章 政黨的濫用
四十四 需要科學的研究
四十五 職業的政客
四十六 人民做的事體太多
四十七 邊地的情形
第三部 表示公共意見的方法
第九章 代表
四十八 選舉不一定表示公共意見
四十九 全國的代表與選舉人的代表
五十 英國與美國的比較
五十一 救濟的方法
五十二 比例代表制
五十三 委員說及本身判斷說
五十四 英美兩國的比較
第十章 代議團體喪失信任
五十五 近世立法部的發生
五十六 近來對於立法部的懷疑
五十七 喪失信任的原因
五十八 地方利益的壓迫
五十九 私人利益的壓迫
六十 運動議員
六十一 在選舉上的私人勢力
六十二 批評立法部缺點的人言過其實
六十三 思想混亂的結果
六十四 救濟立法部缺點的方法
六十五 召回權
六十六 直接預選會
第十一章 直接的平民行動
六十七 複決權
六十八 鎮民會
六十九 複決權
七十 贊成複決權的理由
七十一 效力的範圍
七十二 平民票決的消極形式和積極形式
第十二章 瑞士的複決權
七十三 強制的複決和任便的複決
七十四 結果
第十三章 美國的複決權
七十五 表決修正憲法案的複決權
七十六 表決特別立法議決案的複決權
七十七 普通複決權
七十八 普通複決權實施的情形
七十九 有效票數
八十 瑞士的有效票數
八十一 美國的有效票數
八十二 激發意見的企圖
八十三 地方複決權
八十四 地方複決權的利益
第十四章 創製權
八十五 創製權的性質
八十六 瑞士聯邦的結果
八十七 瑞士各州的結果
八十八 瑞士的趨勢
八十九 美國創製權的結果
九十 由創製權制定的法律的性質
九十一 否決的議案的性質
九十二 創製權與公共意見
九十三 由創製權呈出的複雜題目
九十四 接近的票數與公共意見
九十五 票數的固定是意見的證據
九十六 創製權的缺點
九十七 不能用創製權修正憲法
九十八 民眾創製麼
第十五章 對於直接立法的感想
九十九 結果的可靠
一百 平民票決阻滯立法
一百零一 直接立法的直接效果
一百零二 合於平民票決的議案
一百零三 直接立法不能引出千福年
第四部 公共意見不能直接管到的事體的治理
第十六章 由標本代表
一百零四 委任官吏的三種方法
一百零五 陪審員是公眾的樣本
一百零六 輪任職務的目的
一百零七 抽籤法
一百零八 剔選的民眾樣本
一百零九 英國國會中的私人議案委員會
一百一十 美國的委員審查會
一百十一 馬沙邱薩的公開審查
一百十二 其他各邦的公開審查
一百十三 官員適應的三種目的往往合而為一
一百十四 各種官吏的選擇
第十七章 平民政治裡面熟練的行政官
一百十五 雅典缺乏專家
一百十六 羅馬的熟練的行政官
一百十七 君主國和民主國的專家
一百十八 現今專家的需要
一百十九 美國政府裡面限制專家的使用
第十八章 城市政府裡面的專家
一百二十 美國的城市是近世發生的
一百二十一 歐洲城市的教訓
一百二十二 模範的市約使專家氣餒
一百二十三 董事制的城市政府
第十九章 專家的管轄和添補
一百二十四 不信任專家的原因
一百二十五 一般人不明白專家與外行的關係
一百二十六 相當關係的例子
一百二十七 專家與民眾代表的真正關係
一百二十八 創造真正關係的方法
一百二十九 招補專家處理公務
附錄一
瑞士的複決和創製的結果
瑞士聯邦(一八七四——一九一二)
阿爾高州(一八九三——一九一二)
城市巴耳州(一八九五——一九一二)
鄉村巴耳州(一八九三——一九一二)
柏英州(一八九三——一九一二)
給尼發州(一八八○——一九一二)
格里孫州(一八九三——一九一○)
羅色英州(一八九三——一九○九)
聖高爾州(一八九三——一九一二)
效夫浩信州(一八九五——一九一二)
希窪支州(一八九五——一九一○)
蘇羅拖英州(一八九三——一九○九)
導爾高州(一八九三——一九一○)
斡萊州(一八九五——一九一三)
夫鳥州(一九○二——一九一○)
祝列克州(一八九三——一九○八)
附錄二
美國的複決和創製的結果
阿利莎拿(一九一二)
亞爾干薩(一九一二)
加尼福尼亞(一九一二)
科羅拉多(一九一二)
邁英(一九一○——一九一二)
密蘇里(一九一○——一九一二)
蒙大拿(一九一二)
納窪大(一九○八——一九一二)
新墨西哥(一九一二)
俄克拉河馬(一九○八——一九一二)
奧里貢(一九○四——一九一二)
南達科大(一九○八——一九一二)
鳥他(一九一二)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19[1930]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議會制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034.3
拼音題名
InfoField
gong gong yi jian yu ping min zheng zh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95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0:59,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0:59, 10 June 20231,239 × 1,754, 319 pages (25.4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公共意見與平民政治 (1/1) by (美)羅偉爾(A.L.Lowell)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3851,12133; 民國圖書.1; 公共意見與平民政治)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