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0925-10649 中學數學教學法.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 (5,010 × 7,137 pixels, file size: 13.9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25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中學數學教學法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劉開達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學數學教學法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
Description

本書分10章,介紹中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應用的目標,教材的研究,教學的基本原則,成績考查及教學設備,代數、三角、幾何等的教學法

目錄
第一章 中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其應有的目標
第一節 中學數學教學的失敗及其原因
失敗原因
(一) 學習見解謬誤
(二) 教學目標錯誤
(三) 教學方法陳腐
(四) 教材選擇失當
(五) 教學設備簡陋
第二節 數學的價值及中學數學教學的目標
價值
(一) 實用的價值
(二) 訓練的價值
(三) 數學本身的價值
目標
(甲) 部頒的中學數學教學的目標
(乙) 汪桂榮氏擬定的中學數學教學目標
第二章 中學數學教材的研究
第一節 教材的範圍與選編
(一) 教材的範圍
(二) 選擇的標準
(三) 編排的法則
第二節 中學數學教材大綱
(一) 初中數學教材
(二) 高中數學教材
第三章 中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學習定律及其在數學教學上的應用
學習定律
(1) 練習律
(2) 效果律
(3) 預備律
(4) 相屬原則
應用—(原則1)→(原則4)
第二節 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及其在數學教學上的應用
教學方式
(1) 講演式
(2) 問答式
(3) 自學輔導式
(4) 實驗式
教學方法
(1) 綜合法與分析法
(2) 演釋法與歸納法
(3) 探討法
應用—(原則5)→(原則11)
第三節 教學原則及其在數學教學上的應用
教學原則—(1)至(6)
應用—(原則(12)→(原則14)
第四章 中學數學教學的普通技術
第一節 教學過程與數學教案
教學過程
(一) 海爾巴脫的五段教學法
(二) 莫利生的單元教學法
數學教案
(一) 算術教案舉例
(二) 幾何教案舉例
(三) 三角教案舉例(略案)
第二節 數學教學的重要信條
(一) 教得要淺要少還要慢
(二) 多啟導問答與注重自動
(三) 多練習、複習與獎勵參考
(四) 多查考試驗與競賽
(五) 要注意個性差異
(六) 要指示學習方法
(七) 要重視學科性質和學生類別
第三節 數學教學的一般技術
(一) 如何進行有效的講解
(二) 如何鼓勵學生預習
(三) 如何吸引並維持學生的注意力
(四) 如何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 如何減少個別差異在教學上的影響
(六) 如何指導並鼓勵學生演題
(七) 如何活用教學的方法
第五章 成績考查與教學設備
第一節 成績考查
(一) 成績考查的功用
(二) 成績考查的種類
(三) 成績考查的要點
(四) 記分制度與施行要點
第二節 教學設備
(一) 教室中應有的設備
(二) 圖書室中應有的設備
(三) 學生應有之工具
(附) 中等數學參考書目
第六章 算術教學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基本算法的教學方法
(一) 怎樣教整小數四則及括號
(二) 怎樣教分數百分法及其與小數的互化運算
(三) 怎樣教速算及省略算
(四) 怎樣教比例開方及整數性質
(五) 怎樣教復名數
第三節 應用問題的教學方法(上)
(一) 怎樣教整小數四則應用問題
(二) 怎樣教整數性質應用問題
(三) 怎樣教百分法應用問題
第四節 應用問題的教學方法(下)
(四) 怎樣教分數應用問題
(五) 怎樣教利息應用問題
(六) 怎樣教比及比例應用問題
第七章 代數教學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初等代數教學方法
(一) 怎樣開始教代數
(二) 怎樣教析因式法
(三) 怎樣教恆等式方程式與應用問題
(四) 怎樣教級數、指數與對數
(五) 怎樣教比例、變數法函數與圖解
第三節 高等代數教學方法
(一) 怎樣教待定係數法
(二) 怎樣不等式,不定方程式,及高次與高次聯立方程式解法
(三) 怎樣教極限與不定形,極大與極小,及二項與多項式定理
(四) 怎樣教排列組合及或然率
(五) 怎樣教方程式論
(六) 怎樣教行列式及消去法
(七) 怎樣教無窮級數
第八章 幾何教學法(上)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實驗幾何教學方法
(一) 實驗幾何的概述
(二) 怎樣教學生利用量法及直覺來發現幾何事項與關係
(三) 怎樣教學生利用補割術來求出直線形的面積
(四) 怎樣教學生利用簡易測量來明白相似形、全等形、及三角形邊比的特性
(五) 怎樣教簡易作圖
第三節 初中平面幾何教學方法
(一) 怎樣教幾何里的定義
(二) 怎樣教初步的命題
(三) 怎樣教證題法
(四) 怎樣教直線、直線形、及圓
(五) 怎樣教基本軌跡及簡單作圖
(六) 怎樣教比例,相似形及面積
第九章 幾何教學法(下)
第一節 高中平面幾何教學方法
(一) 怎樣複習初中幾何
(二) 怎樣教各種證題方法及作補助線法
(三) 怎樣教特種問題的證法
(四) 怎樣教軌跡
(五) 怎樣教作圖
(六) 近世幾何的教學
第二節 立體幾何教學方法
(一) 立體幾何與平面幾何的教學程序問題
(二) 模型問題
(三) 教學的方法
第十章 三角教學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初中數值三角教學方法
(一) 怎樣教銳角三角函數定義
(二) 怎樣教三角函數的關係式與特別角的三角函數值
(三) 怎樣教直角三角形解法與查函數表
(四) 怎樣教簡易測量問題
第三節 高中三角教學方法
(一) 怎樣教學生記三角公式
(二) 怎樣教任意角三角函數及其化為銳角三角函數的方法
(三) 怎樣教斜三角形解法及應用問題
(四) 怎樣教三角恆等式,方程式及消去法
(五) 怎樣教反三角函數
(附) 解析幾何教學法述要
(一) 解析幾何教學的特殊目標
(二) 解析幾何教學的注意要點
(三) 解析幾何教學方法概要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38[194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教學法-數學 數學-教學法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633.6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ong xue shu xue jiao xue fa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12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2:09,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2:09, 10 June 20235,010 × 7,137, 325 pages (13.9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學數學教學法 (1/1) by 劉開達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0925,10649; 民國圖書.1; 中學數學教學法)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